广东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初显,业内探索应用场景商业化有效路径
广东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众多,就部分业务而言业内竞争激烈。
12月20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广东低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此前,该研究中心与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21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报告指出,广东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形成“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发展格局,即广州、深圳、珠海为三个低空经济发展核心城市,佛山、江门、惠州、东莞、中山等城市提供产业配套,粤东西北发展低空应用场景。
在广东,城市特色化发展正在促进区域内低空经济产业协同。
以深圳为例,该城市在2023年全市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900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11月,深圳成为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6大城市之一。
广州全面布局低空产业发展,出台《广州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广州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的目标,并积极推进广州低空数字空域和智联网建设。
珠海在斗门规划10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上线了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极飞科技专注于农业无人机领域,其行业研究负责人侯鑫娜在分享中提到,截至目前,极飞的产品和用户遍布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农业无人飞机等农业智能设备在海内外的销量超过13万台套。
2024年海外订单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相关产品面向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出口亦会受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
侯鑫娜表示,面对机遇和挑战,极飞在积极地探索创新,但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战略部署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政企研等多方紧密合作,来提升低空经济科技企业的海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广东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已显雏形,但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现实问题,报告认为,该领域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亟需健全。
一些企业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当地仍缺乏有效完备的空域资源配置、安全飞行管控手段。
一些企业表示,希望在城市和农村等不同场景,或者净空不敏感的地方,空域管理可以更灵活。
报告亦有提到,当地低空经济政务应用场景打造不足,省内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但市场容量相对有限,行业内竞争激烈。
此外,广东在货运物流、载人出行、低空旅游、生产作业、公共服务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探索正在加快,但由于低空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这些应用场景的打造和商业化探索还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性、成本性、竞争性风险,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难以避免。
广州合利创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构建以eVTOL为核心的低空飞行生态的企业,其执行总裁邹一沛在分享中提到,近几年合利在探索低空飞行生态这一领域的投入“半个小目标肯定是有”,近期资本和基金对该领域的关注比较活跃,但钱到不了终端,到不了产业链相对末端的运营商,资金主要去到了主机厂。
邹一沛认为,从运营商角度出发,新基建是刚需。
运营商主要看两点,需求在哪里,以及场地在哪里。
他建议,在政策制定层面需要给予运营企业更多的关注。
当前的很多政策主要面向主机厂,例如总部落户等,但面向运营商的方案尚不太多。
报告建议,广东应继续加大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力度,在法律体系与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及产业协同、产业生态构建、低空场景打造和商业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和完善提升。
此外,还需鼓励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通过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的方式,加快进入低空经济领域。
国资基金也可以在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以产业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培育广东低空经济核心产业链发展成熟。
同时,通过产业基金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报告提到,随着广东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
从资本市场来看,深圳和广州在低空经济赛道的融资能力比较强。
从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来看,北京、成都、深圳、上海、广州是全国低空经济赛道融资额前五强城市,2023年已披露的融资额分别达到295.70亿元、177.17亿元、73.52亿元、30.14亿元、28.91亿元。
报告数据统计,深圳和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位。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经济企业,汇集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大疆创新、丰翼科技等全国头部企业,并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其中,在无人机系统制造领域,广东相关企业数达2831家,超出排第二位的江苏1倍;在通用航空器与eVTOL制造方面,拥有企业数也排全国第一。
在航空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数量上也全国领先。
12月20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广东低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下称“报告”)。
此前,该研究中心与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21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报告指出,广东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形成“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发展格局,即广州、深圳、珠海为三个低空经济发展核心城市,佛山、江门、惠州、东莞、中山等城市提供产业配套,粤东西北发展低空应用场景。
在广东,城市特色化发展正在促进区域内低空经济产业协同。
以深圳为例,该城市在2023年全市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900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11月,深圳成为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6大城市之一。
广州全面布局低空产业发展,出台《广州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广州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到2027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的目标,并积极推进广州低空数字空域和智联网建设。
珠海在斗门规划10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上线了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极飞科技专注于农业无人机领域,其行业研究负责人侯鑫娜在分享中提到,截至目前,极飞的产品和用户遍布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农业无人飞机等农业智能设备在海内外的销量超过13万台套。
2024年海外订单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相关产品面向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出口亦会受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
侯鑫娜表示,面对机遇和挑战,极飞在积极地探索创新,但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战略部署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政企研等多方紧密合作,来提升低空经济科技企业的海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广东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已显雏形,但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和现实问题,报告认为,该领域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亟需健全。
一些企业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当地仍缺乏有效完备的空域资源配置、安全飞行管控手段。
一些企业表示,希望在城市和农村等不同场景,或者净空不敏感的地方,空域管理可以更灵活。
报告亦有提到,当地低空经济政务应用场景打造不足,省内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众多,但市场容量相对有限,行业内竞争激烈。
此外,广东在货运物流、载人出行、低空旅游、生产作业、公共服务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探索正在加快,但由于低空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这些应用场景的打造和商业化探索还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性、成本性、竞争性风险,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难以避免。
广州合利创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构建以eVTOL为核心的低空飞行生态的企业,其执行总裁邹一沛在分享中提到,近几年合利在探索低空飞行生态这一领域的投入“半个小目标肯定是有”,近期资本和基金对该领域的关注比较活跃,但钱到不了终端,到不了产业链相对末端的运营商,资金主要去到了主机厂。
邹一沛认为,从运营商角度出发,新基建是刚需。
运营商主要看两点,需求在哪里,以及场地在哪里。
他建议,在政策制定层面需要给予运营企业更多的关注。
当前的很多政策主要面向主机厂,例如总部落户等,但面向运营商的方案尚不太多。
报告建议,广东应继续加大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力度,在法律体系与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及产业协同、产业生态构建、低空场景打造和商业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和完善提升。
此外,还需鼓励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通过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的方式,加快进入低空经济领域。
国资基金也可以在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以产业基金作为“耐心资本”,培育广东低空经济核心产业链发展成熟。
同时,通过产业基金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报告提到,随着广东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
从资本市场来看,深圳和广州在低空经济赛道的融资能力比较强。
从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来看,北京、成都、深圳、上海、广州是全国低空经济赛道融资额前五强城市,2023年已披露的融资额分别达到295.70亿元、177.17亿元、73.52亿元、30.14亿元、28.91亿元。
报告数据统计,深圳和广州低空经济企业数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位。
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国30%以上低空经济企业,汇集了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大疆创新、丰翼科技等全国头部企业,并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其中,在无人机系统制造领域,广东相关企业数达2831家,超出排第二位的江苏1倍;在通用航空器与eVTOL制造方面,拥有企业数也排全国第一。
在航空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数量上也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