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守护稀有野生植物丨守初心强“四力”助发展

养车用车作者:wang1232024-12-03更新: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植被恢复(金龙寺风光)

春天时是漫山遍野的桃花、夏季时是避暑胜地、山上还有寺庙碑刻等文化遗产……这往往是成都市民对成都龙泉山脉的第一印象。这里不仅有四季美景,还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珍贵植物和稀有植物,为植物学、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11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和成都市龙泉驿区森林公园和桃产业管委会工作人员探寻龙泉山野生植物保护情况。

从本底调查到种质资源保护

向森林要答案

来到龙泉山的一片天然林,草木葱茏的景象映入眼帘。“这是桢楠、这是香果树、这是雅安琼楠……”科研人员一路走着向记者介绍起这些树木的名字。对于这片区域的植物种类,他早已熟稔于心,自2018年底开始生态摸底调查,他平均一个月就要上山两次,摸清龙泉山种子资源的基本情况。如今,龙泉驿区已经对这片天然林设置了围栏进行严格的保护,科研人员选择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作为生物多样性观测样地,开展动植物保护、植物自然更新等研究。与此同时,还采集优良野生植物的种子、枝条,做异地播种繁育和扦插繁育等工作,加强植物物种保护。

雅安琼楠

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繁荣茂盛的龙泉山,为什么还需要做播种繁育、扦插繁育等研究呢?科研人员解释道,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四川盆地开展大规模实施国土绿化,由于柏树、桤木相对比较容易培育栽植,所以龙泉山上种了很多柏树、桤木,因桤木寿命短已死亡,而今形成了成片成片的柏木纯林。大量研究表明,由于柏木林密度大,林内不透光,造成林内灌木层、草本层相对较少,土壤生物也很少,生态功能低下。“如今,我们对森林的功能要求不再仅仅是评估植被的覆盖率,还需要它能兼具更多的功能,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丰富龙泉山的植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根据自然规律恢复其原本的面貌”。

“恢复龙泉山的自然植被,我们应该种什么树?可以从这片天然林里找答案。从垂直结构看,天然林的大乔木、中型乔木、小乔木、灌木,还有草本以及生长于不同层次间的藤本植物对植被恢复工作有借鉴意义”。我们知道应该种什么树以后,接下来就需要开展育苗试验,结有种子且能发芽的树种主要采用种子育苗;结有种子但种子不能发芽的植物、不结种子的植物则开展扦插育苗实验,以便为龙泉山植被恢复及森林质量提升的种苗生产提供繁育技术储备。

在天然林外围起围栏进行保护

据悉,这片常绿阔叶林是龙泉山脉成都段仅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本。该区域分布有楠木、香果树、豹猫、红嘴相思鸟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其中包括野生植物200种、动物100种以上,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60余棵,其中的千年银杏被评为成都市十大树王之一。其群落结构复杂、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古树林立,对研究龙泉山乃至成都平原区域森林植被组成及变迁具有重要价值,为龙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提供了参考。

人工繁育恢复乡土植物种群

已成功繁育优良乡土树种成苗木100万株以上

“这些,都是雅安琼楠。”科研人员先指了指一棵高超过10米的大树,又指了指与人一般身高的小树还有地面上的小树苗。雅安琼楠种子很大,种子扩散能力差,自然更新长出来的小苗都围绕在母树周围,但这也限制了小苗的生长,小苗很难长成小树。于是科研人员收集了这株大树的种子,在龙泉山乡土植物繁育基地内开展种子播种试验研究,成功繁育了一批雅安琼楠的小苗,目前最大人工繁育小苗株高已经超过3m。

苗圃基地育苗

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龙泉山乡土植物保护与繁育科研团队已经对龙泉山近50种野生植物开展了繁育试验研究,并成功繁育了包括雅安琼楠、毛脉南酸枣、华中樱桃、野扇花、中华青荚叶等在内的20余种乡土植物,初步建立了种质资源圃。同时,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森林公园和桃产业管委会的推动下,团队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苗圃分公司开展合作,对部分优良乡土植物规模化繁育,当前已成功繁育优良乡土树种成苗木100万株以上,应用于龙泉山国家储备林项目,有效实现优良乡土植物资源转化利用。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5.67万亩

创新生态修复助力龙泉山绿色复兴

作为城市的绿心,成都市龙泉驿区一直在积极创新生态植被修复方式方法,加速推进龙泉山生态植被恢复。2017年以来,实施植树造林5.73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5.67万亩,封山育林1.55万亩。区域生态植被覆盖率提升10个百分点,项目区溪流断流时间从2-3月缩短至1月,豹猫、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逐步回归,生态质量逐步提升、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封面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

成都市龙泉驿区森林公园和桃产业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龙泉驿区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仅2018年以来,引导开展“认养一棵树,增绿龙泉山”等全民义务植树活动80余次,连续7年承接和开展省市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包山头”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参与人数50万人次,共有5万余人次参加现场植树活动,植树2.3万亩。

自去年启动龙泉驿区优良乡土树种暨极小物种保护工作,成都市龙泉驿区森林公园和桃产业管委会已制作相关宣传栏、悬挂植物铭牌、印发相关资料,加大了宣传保护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乡土树种和极小物种,共同参与到野生生物保护的行列中来。

下一步,将在逐步摸清龙泉山植物资源本底的基础上对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进行观赏性状、遗传性状、经济性状等的综合评价和长期观测。围绕“森林四库”开展乡土植物的食用、药用、工业、康养等多功能应用场景产品研发,挖掘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努力为下一步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做好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