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脆弱的稳定中,中美关系正透露出趋于恶化的迹象”
自2023年11月中美领导人会晤以来,中美关系一度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迹象。然而,双方之间的竞争格局依然没有改变,美国政府也没有采取进一步措施改善双边关系。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关于其可能通过加征关税、减少中美外交接触以及增加军事冲突风险的担忧,都可能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鉴于中美关系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双方若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或陷入新型对抗状态,不仅将对两国产生深远影响,还可能波及其他国家。
本文编译自东亚论坛(East Asia Forum)网站评论文章,原标题为《2024年,中美关系脆弱的稳定性开始显现裂痕》(US–China relationship’s fragile stability shows fractures in 2024),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
随着2024年接近尾声,中美关系的稳定性依然脆弱。在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后,原本脆弱的稳定性似乎变得更加难以维持。当然,维持中美关系现状的一线希望仍然存在,即中美两国及其他国家或将对紧张局势的加剧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感到担忧,从而反对并阻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滑向对抗。2023年11月的中美元首旧金山峰会为两国关系带来了些许乐观情绪。恰逢美国贸易代表当时正在对特朗普时代关税政策进行审查,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展示了两国在特定问题上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希望。部分观察人士认为,鉴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争议性结果,拜登政府可能会认为至少应取消一部分关税,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随后,中美元首在今年4月进行了通话,并于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期间会面,重申了双方继续对话、妥善管理复杂关系的承诺。两国高级官员也在外交往来中持续传达了希望两国关系稳定和可控的信号。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和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分别于4月访问中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也在5月与中方官员进行会面。两国经济和军事官员在更加制度化的框架内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对话,并在气候变化、芬太尼问题及非法移民遣返等方面展开了合作。
然而,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依然以对立为主基调。美国继续推进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而中国则采取了相应反制措施。拜登政府并未做出太多努力以改善两国关系,特朗普时期的高额关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拜登政府不仅大量投入时间和精力推动实施战略竞争(或对抗)政策,采取了包括推动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加大高科技出口限制等措施,还将更多中国公司列入美国工业与安全局的实体名单,禁止美国投资中国高科技产业。美国还积极争取其他国家联合制定反华的安全与经济政策,并直到今年11月27日才撤销在华旅游警告。
尽管美国施加压力,但中国在战略上仍然保持了强硬的态度。中国加速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强化自主技术研发,积极应对美国的出口限制,并通过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倡议推动自由贸易。尽管遭遇美国反对,中国还积极扩展与俄罗斯方面的合作,深化贸易和联合军事演习。中国政府也通过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合作。
这些双边互动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了技术进口依赖,外资流入减缓,公众对双边关系的态度愈加负面。随着特朗普赢得2024年总统选举,中美关系脆弱的稳定可能会进一步被削弱。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无疑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尤其考虑到他此前的政治经历和一些关键内阁成员的政策倾向。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轨迹可能会表现为美国加征更多关税、加强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控制,以及将更多中国公司列入实体名单。特朗普政府还可能限制民间交流,并减少外交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意外的军事冲突风险恐将增加。
然而,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不仅对两国构成严峻挑战,也将给世界带来重大风险。如果特朗普实施对华商品征收60%关税的承诺,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美国将面临更高的通胀,两个国家都会遭遇大规模的失业,全球贸易将受到严重冲击,而中国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如果合作的互利性无法挽救中美关系,那么或许唯有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出于对潜在冲突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恐惧,才能阻止进一步的对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中美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美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