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研人员减负,向“搞材料跑关系”说不!

新车上市作者:wang1232024-12-08更新:

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能够持续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近年来,我国开展多轮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行动,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写材料、跑会议、搞评审、忙接待等非科研工作仍耗费科研人员过多精力,令其啧有烦言。

“大家都围着这些事在转圈”

在半月谈记者采访中,多名科研人员反映,他们被繁杂的非科研工作所累,真正搞科研的时间“都不够用了”。

需要填写的材料五花八门。一位专家说,申请基金项目书、评审意见、检查考核和评估材料等,一年要写几十万字,问题是这样并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写这些东西产生不了直接成果。”

“很大精力都花在写申请基金项目书上。”华东地区一名高校特任教授说,自己一个项目书,图片就打磨至少10遍。如果有的科研人员头上没有人才“帽子”,申请项目则要付出更多精力。“拿不到项目,考核就完不成,理论上说可能被降职降薪,甚至被辞退。”

主动或被动参加各种会议,成为一些科研人员的“烦心事”。有科研人员以学术研讨会举例,此类会议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进步作用巨大,但近年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学术研讨会一定程度存在泛滥走偏的情况。

“一些领域类似主题的研讨会在不同城市、单位多次举办。如果科研人员频繁到各种会议上作报告,就很难有足够时间做研究。”中部地区一名高校教授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些同质化、低质量的学术研讨会占用科研人员大量时间,尤其有的会议还要求有领导职务、有头衔、有“帽子”的人参加。

参加科研项目评审,本是科研人员“分内事”,但为了争戴各类“帽子”,有的四处“求人”,甚至请托、“打招呼”。一位高校教授反映,为了维护关系、拿到经费、得到资源、戴上“帽子”,一些科研人员不得不学着与人交际、迎来送往。

在一些本应专注于高精尖科研的重点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的精力被接待、参观等事务占用。“我们实验室平均每3天接待一次。”一名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说,参观方来自相关院校、政府部门等,每次接到参观任务后,就要安排相关科研人员介绍,不时遇到“走过场”式参观。

部分科研人员还反映,他们要应付各种非科研类考核,如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方面任务,并上报各种奖项,“大家都围着这些事在转圈”。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越是顶尖、高水平团队,越应专注科研,但现实似乎陷入“水平越高、负担越多”的怪圈。

苦了专家、误了科研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繁重的非科研工作负担不仅挤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还束缚住手脚和创造力,影响科研效果和成果产出。

背后原因令人深思。有高校人事处干部认为,相关人才评价体系还不够多元,破“五唯”(即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同时,一些体制机制的惯性仍然存在,如人才“帽子”与个人待遇、项目、经费等挂钩。此外,有的不合理工作负担还与焦虑心理和学术风气走偏有关。

多位科研人员直言,“评来评去”的“帽子”工程、“报来报去”的“格子”工程、“请来请去”的“面子”工程,苦了专家、误了科研。

“现在不敢申报项目,报了就要去‘求人’。越大的项目、越大的‘帽子’,就越需要做‘工作’,有的最终变成谁关系好谁上。”一位行业领军人才对科研不正之风表示担忧,认为一些项目申报,报来报去,最后变成“考验人性、考验人心”。

这种担忧有一定普遍性。今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此次通报的10起学术不端案例中,某高校教师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请托、约定答辩问题,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案例,位列其中。

让受访科研人员忧心的是,此类风气之下,有的人无法心无旁骛地攻坚克难,容易患上科研“浮躁症”。“科研人员的心态一旦乱了,就再也坐不住‘冷板凳’了。”一名高校科研人员说,长此以往,对学术环境、学术氛围和科技创新活动恐造成不利影响。

以钉钉子精神为科研人员“减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落细、见行见效,还须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加减法”:一方面,做减负的“减法”;另一方面,做技术赋能、多元评价的“加法”。

长三角地区一所重点高校研究员认为,可在充分调研了解科研人员负担种类、根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减负”举措,比如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摒弃唯“帽子”倾向,简化项目评审意见、检查考核评估等材料要求、评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低质量会议等,预防“不合理负担”新“变种”,保障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另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各地可整合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赋能项目评审、材料申报等,让科研人员能从表格、材料中解脱出来。

目前,一些高校开始探索不以论文为评价人才的单一依据,并拓展到以实践型、应用型成果来多元评价人才。受访科研人员期盼逐步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实际效果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半月谈记者:姜刚 周畅